体积密度2.72
吸水率0.41
压缩强度140
弯曲强度8.5
放射性合格
关于“岩浆”习性方面,如果不假定有水的存在,那么就会有许多情况不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点早巳受到重视。在花岗岩的情况里尤为重要,因此这里有必要事先叙述一下十多年前复兴起来的一个问题。斯帕兰茨尼(Spllanzani,1794)可能是先认识到水必须在熔融态岩石中出现的成因意义。其后,施科劳普(Scorp,1825)曾探讨过水在熔岩当中的赋存意义,而舍雷尔(Scheerer,1862)则更明确地把水的存在跟花岗岩岩浆联系在一起了。
作为大陆的标志性岩石,花岗岩构成大陆上部地壳的基础,且花岗岩的形成过程通常与大陆的构造作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密切相关。从地质科学尚处于摇篮阶段的18世纪起,花岗岩成因问题就是众多争论的主题。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论战,可见Gilluly(1948)、Pitcher(1993)和Young(2003)等人的论著,在此不一一列举。需要提到的是,自板块构造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有关花岗岩成因的诸多解释,都被置于板块的理论框架中去重新认识。在许多情况下,认识似乎趋向一致,但实际争论仍在继续。
鲍文(Bowen)(1914,1922,1948)的玄武岩浆结晶分异理论的误区,是将矿物结晶顺序与岩浆岩从基性到酸性的岩石序列相结合。实验结果,玄武岩浆的结晶分异终只能产生很少量的残余花岗质熔体,这与野外存在众多花岗岩的事实明显冲突(Holmes,1926;Read,1957)。矿物反应系列实际可以应用到不同组分的岩浆系统。换言之,从岩浆系统中初晶出的不一定是基性岩,而后形成的也未必就是长英质(酸性)岩石,因为从熔体中结晶的岩石的性质,取决于熔体的组分而非矿物结晶的顺序(Kennedy,1933)。Walton(1960)就曾对Bowen的认识做过如下的评论:“鲍文的化学理论或将该理论应用于玄武质岩浆的分离作用并没有任何错误,这依然是岩石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但是,火成论僵硬地束缚一个单的模式上,认为大多数火成岩的演化都是玄武岩浆入侵地壳冷却、结晶和分离之故,那就有点臆测了。同样的化学理论可以应用于其他模式”
然而,凯基鲁尔夫(Kjerulf,1855,1879)则主张奥斯陆的花岗岩是火戍的。他承认凯尔霍所提出的空间问题,但他认为灼热的侵入体吞噬了先前沉积岩。因而在火成岩岩石学中引入了“同化作用”的概念。过几十年后,密歇尔—列维(Michel-Levv,1894)——可能尚不知凯墓鲁尔夫的著述——在法国阐述花岗岩的成因时引用了交代作用和同化作用的概念。十九世纪末,花岗岩是由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概念在法国颇为盛行。像挪威的凯基鲁尔夫那些在法国和英国受过教育的人则偏重于“岩浆火成”(magmatic—igneous)说的观点。
对于这一问题,压倒性的认识是:花岗岩由地壳中各种不同成分的岩石部分熔融固而形成。这一观点揉合了早期关于花岗岩起源的两种不同认识:即岩浆论(认为花岗岩来自岩浆的结晶)和变成论(认为花岗岩是富硅铝的沉积岩在干或含水条件下经花岗岩化作用改造而成)。提出花岗岩是地壳岩石经超变质(深熔作用)的结果,这对研究地壳的起源和化学分异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们与特定时期内地壳的热状态和原岩的成分有关,包括可以产生多少花岗岩浆、花岗岩形成时的温度和水的数量和来源、构造背景和板块作用过程等等。
http://www.zfjzc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