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碎值小于26
表观相对密度大于2.6
吸水率小于2
坚固性小于12
与沥青粘附性大于5
主要有溶解、取代及A、B成份上的互换。溶解就是所谓的淋溶作用,溶液将某些离子从矿物中带走;取代作用则是矿物中当某些离子被带走后,又充填进来新的离子;A和B矿物内成份的互换,则是产生新的矿物。这就是一般所谓岩石风化、换质、变质等作用的原因了。B、物理结构的变化:当岩石所处的温度、压力条件改变或离子改变时,会影响原子之间的键长和排列位置,这就是所谓矿物结构上的改变,例如石墨再超高压的环境下,即可变成。它的成份虽然没有改变,但键结方式完全不一样了,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也跟着改变了,这就是变质岩的成因。任何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的改变,分子之间会发生变化的。

为中生代末期,代初期由火山喷出之岩浆经冷却凝固或结晶形成之中性火山喷出岩。

组成结构
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手标本新鲜面深灰-褐灰色,风化或蚀变后呈灰绿-紫红色。色率一般为20~35,斑状结构(有时可见巨斑),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其中斜长石以中长石﹑拉长石为主,常具环带及熔蚀结构。常见暗色矿物有辉石(普通辉石﹑紫苏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基质主要为交织结构及安山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由斜长石(更长石﹑中长石为主)微晶﹑辉石﹑绿泥石﹑安山质玻璃等组成﹐碱性长石 ﹑石英少见﹐仅个别填充于微晶间隙中。副矿物以磷灰石及铁的氧化物为主。气孔﹑块状构造,有的气孔被方解石﹑石英﹑绿泥石等充填﹐形成杏仁构造。
理化性质
安山岩中SiO2含量变化较大(52~63%)﹐平均含量为58.17%。98.5%的安山岩的SiO2过饱和,出现标准矿物石英(多小于15%)。安山岩按SiO2含量可分为两种﹕含52~57%的为玄武安山岩﹔含57~63%的为安山岩﹐安山岩的里特曼指数﹐即(K2O+Na2O)2/(SiO2-43)比值﹐一般小于3.3﹐属钙碱性﹐安山岩平均化学成分为SiO2=52.4%﹐Al2O3=17.17%﹐CaO=7.92%﹐Na2O=3.67%﹐K2O=1.11%﹐以SiO2较低﹐CaO较高﹐全碱小于5.5%﹐Na2O>K2O为特征。安山岩与玄武岩常不易区别﹐一般认为﹐SiO2>52%﹐色率<40%的为安山岩;反之为玄武岩。

主要产地
产于世界大多数火山区的类岩石之任一成员。主要作为地表堆积物出现,其次是作为岩墙和小岩塞出现。许多安山岩堆积物并不是正常的熔岩流,而是岩流角砾岩、泥流、凝灰岩以及其他碎屑岩石。例如罗马附近的白榴凝灰岩和德国艾弗尔(Eifel)地区的浮石凝灰岩。安山岩一名源于安地斯山,北美和中美的大多数科迪勒拉山(平行山)系都是主要由安山岩组成的。实际上整个环太平洋盆地边缘的火山中都有大量这类岩石。培雷火山(Pelee)、圣文森与格瑞那丁的苏弗里耶尔火山、喀拉喀托火山、磐梯火山、富士山、波波卡特佩特尔火山(Popocatepetl)、诺鲁霍伊火山、沙斯塔山(Shasta)、胡德火山和亚当斯火山等都喷发大量的安山质岩石。
http://www.zfjzcl.com
公司后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