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碎值小于26
表观相对密度大于2.6
吸水率小于2
坚固性小于12
与沥青粘附性大于5
是在构造运动从活动趋于稳定时期火山喷发的产物,常见于晚造山期或构造上相对稳定的地区。

安山岩(andesite)是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与闪长岩成分相当。安山岩一词来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名Andes。分布于环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及岛弧地区。产状以陆相中心式喷发为主,常与相应成分的火山碎屑岩相间构成层火山。有的呈岩钟、岩针侵出相产出。安山岩火山的高度大,一般高500~1500米,个别可达3000米以上。
释义
安山岩为中性喷出岩,分布范围仅次于玄武岩。岩石一般为灰、灰绿、淡紫或紫红色,其中含有少量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的斑晶,而且斑晶常呈定向排列,这是由于岩浆是在流动中冷却的。安山岩也会有气孔和杏仁构造。
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 。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手标本新鲜面深灰-褐灰色,风化或蚀变后呈灰绿-紫红色。

主要有溶解、取代及A、B成份上的互换。溶解就是所谓的淋溶作用,溶液将某些离子从矿物中带走;取代作用则是矿物中当某些离子被带走后,又充填进来新的离子;A和B矿物内成份的互换,则是产生新的矿物。这就是一般所谓岩石风化、换质、变质等作用的原因了。B、物理结构的变化:当岩石所处的温度、压力条件改变或离子改变时,会影响原子之间的键长和排列位置,这就是所谓矿物结构上的改变,例如石墨再超高压的环境下,即可变成。它的成份虽然没有改变,但键结方式完全不一样了,表现出来的物理性质也跟着改变了,这就是变质岩的成因。任何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的改变,分子之间会发生变化的。

为中生代末期,代初期由火山喷出之岩浆经冷却凝固或结晶形成之中性火山喷出岩。
http://www.zfjzcl.com